位置:新加坡TMC学院 > 院校新闻

日本和新加坡与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同

发布时间:2014-10-11      浏览次数:1779

有专家比较分析日本和新加坡的学校道德教育,认为日本和新加坡与中国有共同的文化渊源,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日本和新加坡在工业化进程中也都受到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日本和新加坡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融合、交汇中,正确吸收外来文化,重构本民族共同价值观,发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精髓,有效教育青少年一代,这对于我国坚实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道德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日本近年来实施教育改革,有两点引人瞩目,一是把二战以后一直坚持的智德体改为德智体,把德育摆到首位。二是改变了一味模仿美国的做法,而是寻求把日本的社会本位与美国的个人本位有机地结合。教育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发挥:一是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培养个性和谐的人;二是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力戒放纵无秩序、不负责任;三是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把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这三方面体现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国家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的培养人格因素的追求。

新加坡则形成了与其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相适应的,集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公民道德教育格局,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新加坡是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东方价值观成功结合的典范。两国的实践表明,道德教育越强调培养民族精神,道德教育就越有成效。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施以人为本,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教育要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以德为先没有得到完全的落实,甚至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照样培养出优秀人才,中国的人才培养关键不在于抓思想道德教育,关键是文化素质,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是硬道理,因而社会盼分数,学校抓分数,老师想分数家长比分数,学生争分数,分数第一仍然是我们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以德为先的思想障碍。我们应该从新加坡和日本的经验中得到启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以德为先不动摇。

一般新加坡教育可分三至四个阶段。自2003以来,六年小学教育对国民是强制性的,在修完四至五年的中学课程,可选读理工学院(三~五年),或初院或高中(两~三年)。其后半数能升上大学。新加坡中小学、初院/高中的毕业统考--即小学离校考试(PSLE), 剑桥普通水准会考(GCE "O" Level)及剑桥高级水准会考(GCE ‘A’ Level)--是制度中重要的衡量尺标,其会考成绩能直接影响升学能力。

新加坡中小学一般采用半天制,和中国教育制度相比,课堂课没有那么繁忙。初级学院、大专和理工学院则沿用开放全日制。

新加坡教育制度以严格著称。新加坡的中小学至今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使用鞭刑处罚学生,有些时候鞭刑是公开实施的,虽然很少施行,但仍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作用。